一小时后,在线绝密会议室。
巨大的环形屏幕上,分格陆续亮起,赵知远已经换上了正装,孙涛的领口还隐约能看到实验服的痕迹。与他们一同出现的,还有其他几十位或白发苍苍,或正值盛年的各领域的专家和学术领头人。
他们来自天体物理、高能物理、地质学、大气科学等领域,此刻大多面带疑惑,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在类似赵知远和孙涛这样被强行中断重要事务的情况下,被“拉”进这个会议的。
胡启丰的影象位于中央主位,他没有任何寒喧,直接切入主题,“诸位,时间紧迫,客套话免了,这位是陈青同志,他将向大家陈述我们即将面临的现实,请保持安静,之后会有提问时间。”
所有人的目光,带着审视、疑惑,齐齐聚集到陈青所在的视频格上。
镜头切换到陈青,他深吸一口气,面对这些代表着人类智慧巅峰的头脑,他知道,任何情绪喧染都是苍白的,唯有冰冷、精确到令人发指的数据和细节,才能击穿他们的理性壁垒。
“各位老师,我叫陈青。我即将描述的事件,发生在我的上一次经历中,时间是东国纪元4030年11月30日上午10点26分开始,至全球生命活动迹象完全消失,总计约23分31秒钟”
他语气平静,如同在做一个寻常的实验报告,但内容却让屏幕上许多面孔骤然变色。
“并非太阳熄灭,洞察计划位于拉格朗日的1号太阳观测卫星,在最后3秒传回的数据显示,太阳辐射输出并非衰减,而是在维持原有频谱分布的情况下,能量数值瞬间归零。”
一位天体物理学家猛地坐直了身体,眼镜后的双眼圆睁。
“第二阶段:大气层的相变与热力学崩溃(t3分钟至+11分钟)。”
“地表温度并非线性下降。根据最后失效的青奘高原观测站数据,温度在3秒内从-12c垂直跌至-250c。这不是冷却,是热能定义被局部删除。。。”
一位大气科学家下意识地摇头,嘴唇翕动,想说“不可能”,但看着陈青毫无波动的脸,话堵在了喉咙里。
“第三阶段:物质结构失效与深岩工程教训(t+11分钟至最终)”
我们赖以生存的避难所,在那种环境下不堪一击,深岩工程引以为傲的高强度合金,在接近绝对零度和能量真空的叠加效应下,并非脆化,而是表现出一种微观结构解耦,如同沙堡般自行崩解,一号主避难所的外壁,在第23分钟31秒被抹除,超低温瞬间涌入。”
陈青所描述的细节,尤其是关于物理常量波动、物质微观结构解耦,已经超出了现有科学的框架,却又严丝合缝地构成了一套逻辑自洽的、令人绝望的末日模型。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
然而下一秒,在线会义室瞬间炸开了锅,质疑声,难以置信的低语通过麦克风清淅地传了出来。
“荒谬!”
一位头发花白的天体物理学家首先发难,他用力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被戏弄的愤怒,“胡总!我们放下手头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被紧急召来,就是为了听一个科幻小说桥段?重生?时间回溯?这完全违背了我们所认知的一切物理规律!”
质疑声此起彼伏,几乎所有科学家都露出了强烈的不信任表情。
他们毕生致力于用理性和实证探索世界,陈青的说法无疑是在挑战他们认知的基石。
就在这时,胡启丰厚重而充满威严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来,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请安静!”
会议室立刻安静了下来,所有目光聚集到主屏幕上的胡启丰。
“诸位专家的质疑,合情合理。”
胡启丰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分屏,“在接到陈青同志最初的预警时,我的反应与诸位完全相同,因此,在召集各位之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必要的验证程序。”
胡启丰身体微微前倾,“我以我个人,以及所代表的部门,向各位郑重确认:陈青同志所言的重生经历,尽管其机制我们尚无法用现有科学理解,但其真实性,已通过最高层级的、多重交叉验证方式予以证实!”
他环视众人,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我们此刻面临的,不是学术辩论,而是关乎文明存亡的生存危机。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质疑信使,而是理解信息,查找生机。如果谁依然无法接受这一点,现在可以退出会议,但必须接受最高级别的保密监管!”
先前质疑最激烈的那位天体物理学家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出来,默然靠在了椅背上,所有的质疑,在胡启丰和官方力量的共同背书下,被彻底粉碎,会议的重点,终于从“是否相信”,转向了“如何应对”。
两个小时后,经过激烈讨论,科学家们提出了两个假说。
假说一,太阳系整体穿过极寒星际云团,宇宙中存在由分子和尘埃组成的低温星际云团,温度可接近绝对零度,太阳系在绕银河中心运动时,意外闯入了一个极其致密、寒冷的星际物质区。
假说二,宇宙周期性相变或现实稳定性衰竭,宇宙本身可能在不同“相态”之间周期性转换或波动,我们熟悉的物理定律,只是宇宙处于高能量态或稳定相时的局部表现。
陈青描述的末日,可能是太阳系偶然或必然地卷入了一次宇宙尺度的相变或低能量态气泡的扩张中,在这个气泡内,物理规则与我们熟知的不同,表现为能量真空和规则改写。
尽管假说不同,但科学家达成一个内核共识:人类面临的是一种规则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