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傍晚,闷热的空气中透着一丝山雨欲来的压抑。
金乌-涅盘材料的成功量产让避难所的建设步入正轨,陈青却丝毫感觉不到轻松。
前两天与钱颖的那场相亲,象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他短暂的侥幸。
她的台词、神态,甚至不经意间整理头发的动作,都与上一个循环里的场景几乎重合。
这个发现让他心底发寒——如果孙钧关于时空涟漪和观察者的理论猜测是正确的,那么钱颖这种高度的确定性,只意味着一件事:既定的命运轨道并未发生实质性偏移,五个月后的末日结局,恐怕依旧是无法挣脱的宿命。
难道,即便有了金乌-涅盘和生命线,人类倾尽全力的挣扎,在那吞噬一切的严寒面前,依然不堪一击?
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攫住了他,他需要答案,需要那个唯一能理解他困境的长者的智慧。
他拐到钱瑶的办公室,她被保护性地征召进洪炉计划后,工作环境变了,研究的却依然是她的古生物学。此刻她正埋首于一堆化石资料中,柔和的台灯勾勒出她姣好的侧脸。
“走,晚上带你去吃好吃的。”,陈青敲了敲敞开的房门。
蒋瑶抬起头,眼睛一亮,没有任何尤豫,“走!”
专门配给陈青的安保工作员开车送他们,专车内,陈青望着窗外的街景,开口解释道,“待会儿要见的,是孙钧孙老。”
“我和他在上一世有过约定”
上一世?
蒋瑶蹙眉,脸上满是无法理解的疑惑,“等等我不明白:就算你们在上一世约好了,可这一世的孙老,按理说根本不知道这个约定的存在啊,他怎么会?”
陈青深吸一口气,缓解释道,“这涉及到孙老关于时空惯性和时空涟漪的猜测。”
“你可以把我们身处的这条时间线,想象成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他用手在空气中虚划出一条轨迹。
“在上一世——也就是我经历过的那条河里,我和孙老约定好,他会在7月9号晚上7点,在小礼堂设宴,然后在7月10号的报纸,刊登一封特殊的邀请函。”
他顿了顿,让蒋瑶消化这个前提,然后继续说道:
“现在,我重生了,可以理解为,我从下游的某个点,这一股力量强行送回了上游,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此刻。但这条河本身,它的主流,它的巨大惯性,并不会因为一个小小的我逆流而上就立刻改变方向。”
“孙老的那个举动——设宴,登报——在原本的时间河流里,已经形成了一微弱的印记,或者叫蚀痕,时空本身具备强大的记忆和惯性,所以,在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回流后的世界里,在时空惯性驱使下,孙老有很大概率,依然会在今晚7点设宴,并在明天的报纸上,刊登出那封完全相同的邀请函。”
陈青看向蒋瑶,强调着其中的关键:
“这封邀请函,对于这个世界上除了我之外的任何人来说,都是毫无意义的,甚至会觉得莫明其妙,以为是时间印刷错误,因为他们无法回到昨天去赴宴,只有我——这个真正从明天归来,知晓一切的重生者,才能在明天看看到报纸后,在下一次重生后的今天,也就是现在,准确地找到这里,赴这场跨越了轮回的宴席。”
“所以,这不仅仅是一个约定。”
陈青总结道,声音里带着一种宿命的感慨,“这更是一个锚点,一个验证。验证我是否回到了同一条河流,验证时空的惯性是否依然在起作用。而现在”
他目光投向车窗外飞速接近的科技院建筑,“答案就在前面!”
“我明白了。”
与此同时,科技院东海分院,一间被临时布置成宴席场地的小礼堂。
孙钧和赵知远坐在圆桌旁,桌上已摆好精致的凉菜与酒水。
“孙老,你确定他一定会来?”,赵知远不客气地夹了一筷子菜。
“如果他是真正的重生者,就一定会来。”
“万一来的不是他呢?”
“明天,7月10号的东海日报中缝,会刊登一则关于探讨地外文明与时空拓扑的学术沙龙通知,那就是邀请函,只是这个沙龙的时间,定在今天,也就是7月9日晚上,这个小礼堂内。”
“而我确信,此刻,只有我们两人知道这个沙龙的真实时间、地点,和主题。别人想知道,得看到明天的报纸才行。”
孙钧嘴角泛起一丝浅笑,这本身也是对陈青身份的一重验证,赵知远点头,他也是进来之后才被告知这件事,相信真象孙老说的,这事除了他俩,不会再有第三个人知道,甚至就连刊登邀请函的东海日报,也要到明日凌晨排版,编辑和印刷工人才能看到相关信息。
他的话音未落,门口便传来脚步声,陈青带着蒋瑶走了进来。
“孙老,赵院长。”
陈青微笑着打招呼,语气自然得象是赴一场老友的日常聚会。
然而,这却是这一世,他和孙钧在现实中的第一次见面。
孙钧脸上的从容瞬间凝固,化为难以掩饰的惊愕,他下意识地脱口而出,“你你是怎么知道?”
这个邀请函,应该明天的报纸上才能看到。
陈青拉着蒋瑶坦然入座,服务人员开始有序地上热菜,他这才不紧不慢地解释,“因为明天的东海日报上会刊登邀请函啊。”
他笑着看向孙钧,“我应邀而来,难道孙老不欢迎?”
孙钧看向赵知远,苦笑道,“还真是应了那句话:怕他来,又怕他不来,还怕他来了又乱来!”
四人同声大笑,蒋瑶更是小脸微红,轻咬嘴唇,她想到了和陈青认识的第一个晚上,这家伙何止是乱来
笑过之后,陈青看着孙钧轻叹道,“今晚的宴席,是上一世的我们,为了验证我重生后,究竟是随着时间线的分岔去了另一个并行宇宙,还是回到了原来的时间线原来的世界。”
“现在,答案已经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