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末日重生之工业总动员 > 第18章 天罗地网

第18章 天罗地网

这个男人即便化成了灰,蒋瑶都能认出来,就是他害得自己被安管局传唤,长这么大第一次被审讯,吓死宝宝了好吗!

他穿着一身浅色西装,站在一群明显是高级官员和科学家模样的人中间,这已经足够让蒋瑶瞠目结舌,但更让她大脑“嗡”的一声陷入空白的是,站在陈青面前,正与他握手交谈,神情专注而凝重的,是那位她天天在新闻里看到的,胡启丰!

镜头甚至给了陈青一个特写,他眉头微蹙,眼神里是蒋瑶完全无法想象的沉静,这和她记忆中那个被她调侃“不行”,最后丢下拯救世界的荒唐借口溜走的男人,两个判若云泥!

“哐当!”,手边的水杯被碰倒,水流了一茶几,蒋瑶浑然不觉。

她张着嘴,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她张着嘴。

“他他不是”

她无意识地喃喃自语,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惊而颤斗。

一个月前的景像像碎片一样在她脑海里飞速重组

一种难以言喻、冰冷的战栗感瞬间传遍全身,那个和她有过一夜之缘,被她当作有点不靠谱的男人,竟然竟然站在那样的位置?

一种混杂着极致震惊、荒谬感,以及一丝后知后觉的恐惧,像潮水般将她彻底淹没,她瘫在沙发里,只觉得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

————————————

7月18日,8颗地磁观测卫星和2颗高精度太阳观测卫星相继发射并组网成功,到了7月底,遍布全球的数千个传感器也全部组网成功,至此,洞察计划中的天罗地网正式组网运行。

科技院东海分院的报告大厅被临时改进成洞察计划监控中心,陈青不是第一次进到这里,但天罗地网正式并网运行后,依然给他极大的震憾。

监控中心内,巨大的环形大厅仿佛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中央是一幅复盖了整个穹顶的全球动态投影。

蔚蓝色的地球在缓缓旋转,其上悬浮着不断刷新的数据面板,周围环绕着数十个沉浸在工作站前的技术人员,低沉的指令声与系统提示音交织成一道未来感十足的背景音。

陈青和赵知远并排站在环形平台的中心,望着这令人震撼的景象,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地球的心脏,聆听着这颗星球的脉搏。

赵知远手指轻点控制台,调出一个数据流,“看这里,地磁心电图。”,他指向一条在屏幕上平稳波动的蓝色曲线。

“地磁心电图?”,陈青好奇问道。

“对,一个比喻。”,赵知远解释道。

“你可以把地球的磁场想象成包裹着地球的一层保护罩,这条蓝线,就是它的心跳,如果它出现剧烈的,不规则的颤动或陡降,就象人心律失常一样,就意味着我们的保护罩可能正在变薄,或者出现漏洞,这是灾难可能激活的第一个关键信号。”

陈青立刻明白了,这监测的是他描述中导致氧气消失的可能元凶之一。

赵知远接着切换画面,指向环绕在地球投影周围的几个小光点,“这是我们刚部署的太阳哨兵,那两颗高精度太阳观测卫星。它们驻扎在离地球150万公里的地方,就象站在台风眼边缘的观察员。”

他放大其中一个卫星的仿真图象,“它们的任务,是死死盯住太阳的呼吸,我们监测太阳表面是否会出现远超平常的喷嚏,也就是超级耀斑,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太阳一次能量的大爆炸,如果这个喷嚏的能量和方向正对着地球”

赵知远没有说下去,但陈青已经感受到了那股无形的压力,这映射着“伪太阳”假说中,滤光场或能量吸收的可能源头。

“那这些呢?”

陈青指向全球投影上密密麻麻,不断闪铄的小光点,它们如同附着在地球上的荧火虫。

“这是全球体温计网络。”

赵知远将图象聚集到东海市局域,屏幕上立刻弹出详细数据,“我们在地下、海中、地面和高空部署了数千个高伶敏度温度传感器,它们的任务不是预报天气,而是监测一种理论上不该出现的现象:局部逆温断层!”

他进一步解释道,“想象一下,正常情况下,热量象水一样,会从温度高的地方流向低的地方,整体是平滑过度的,但如果某一天,我们的数据显示,某个局域的高层大气的温度在几分钟内断崖式下跌,而地表温度还没来得及变化,就象一层无形的冷盖子瞬间扣了下”

“这就是天空之墙假说中,气体瞬间液化的前兆温度条件。”

说完,赵知远象是在总结,“洞察计划的天罗地网,监测的不是单一现象,而是一个死亡链条,地磁场的心悸是起点,太阳的喷嚏是推力,全球温度的断层是直接表现,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符合你描述的异常,系统都会立刻拉响最高警报!”

赵知远的声音平稳而清淅,如同一位最耐心的导师,将屏幕上那些复杂的数据流、波形图和轨道模型,一一转化为陈青能够理解的比喻,他讲得很细,有时甚至会停下来,观察陈青的眼神和表情,确认他是否真的跟上思路。

在这份近乎极致的耐心与冷静之下,藏着一股连他自己都不愿完全承认的、深沉的无力感。

“如果如果这次我们还是失败了”

这个念头像幽灵一样不时在他心底最深处闪过,带来一阵刺骨寒意。

他不是怕死,到了他这个年纪,又身处这样的位置,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他怕的是文明的灯火就此熄灭,怕的是人类亿万年的奋斗与传承,最终只落得一片死寂的冰封。

也正因如此,他看着陈青,眼神中便不自觉地带上一种近乎托付的沉重。

他知道陈青有可能再次“醒来”回到过去。这是科学无法解释的奇迹,也可能是宇宙规则中的一个漏洞,但此刻,这个奇迹或者漏洞,却是整个人类文明面临黑暗时唯一可能存在的、微弱的光。

他必须让这道光,亮一些,再亮一些。

所以,他几乎是掰开了,揉碎了,将自己和团队对灾难的所有理解,所有猜测,所有基于观测构建起来的预警逻辑,毫无保留地倾注给陈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